“洪爐入夜熔并鐵,飛焰照山光明滅。”當清代詩人張晉寫下這句有關“打鐵花”的詩詞時,是否能想到:在兩百年后的瓊臺勝地,在煙柳繚繞的泉水湖畔,多場非遺絕技已精彩上演。
2021年5月1日至10日晚,?谑形骞艟皡^特邀禹州市好帥打鐵花藝術隊前來獻藝,活動期間,景區還有“不倒翁”小姐姐搖曳生姿,夢幻綺麗的夜游燈光秀供游客欣賞。

非遺傳承人:一種使命和擔當
每天下午4點,來自禹州市好帥打鐵花藝術隊的孫師傅和他的伙伴們準時來到五公祠湖畔。生爐子、熬鐵水,師傅們一刻不停地為傍晚的表演做著準備。

據孫師傅介紹:他們的打鐵花最高可以打上三十多米,打的時候一手拿勺子舀鐵水,一手執木板打鐵水,由于操作極耗體力又充滿危險,所以最少需要2個人配合完成,一棒鐵花沖天而起,另一棒就要緊跟而來。
“雖然辛苦,但老祖宗留下的寶貝,我們必須傳承下去。”孫師傅眼神篤定。
市民游客:文化的精彩碰撞
“打鐵花”是我國豫晉的傳統習俗,也是民間藝術中極富文化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既寄托了民眾的美好愿望,又延續了中國古老的文化。
